影片完成時間
to
已完成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導演 :
年份 :
2004

產地: 

  • 台灣
色彩 :
彩色
片長 :
55 min
  • 社會
  • 人文關懷

簡介

2001年6月,中國時報高雄及台中兩個編輯部的一百多名員工被無預警裁員,他們決定組織自救會,爭取工作權。作為當事人之一,導演用攝影機貼身記錄了這群被中國時報無預警裁撤的白領失業勞工,在抗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兩年後,導演再次拿起攝影機記錄這群昔日的「戰友」,發現經過抗爭的這一群白領失業勞工,對失業、工作、抗爭﹑社會有了更深的體會。

 

資料來源:2006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導演的話

「我長久觀察,台灣的媒體人是很沒有尊嚴的一群人。能爬到上面位子的,大概都是老闆的奴才,沒有什麼專業的堅持可言;被壓在下面的,往往也跟著那個不合理的機制,做些對老闆有利卻未必符合公共利益的工作。」這是一位資深媒體人的諍言。

「你說這些媒體人大牌?其實在外一條龍,回報社就成了一條蟲。」這是另一位資深媒體人的感慨。揭開媒體工作的面紗,在光鮮之後其實有著不堪。

因為一篇報導,一個小記者被大老闆假扣押三千萬,辛苦工作的薪水被鎖在戶頭裡動不得,被戲稱「小蝦米對上大鯨魚」;一份民調顯示,民眾最討厭的人,繼政治人物、罪犯之後,媒體人排名第三;報紙上出現既不是新聞、又不是廣告的「專輯」「專題」,為政府施政化妝,成了媒體重要的收入,明明是置入性行銷,可是記者還是得掛名負責。

你以為媒體人走路有風,其實小蝦米比比皆是。

從自立報系、勁報、明日報、中時報系、聯合報系、台灣新聞報、台灣時報、台灣日報……,你都會看到這群小蝦米的身影。這群人只是想要努力做好自己熱愛的工作,只是想要不違背良心堅持新聞的專業,但報社老闆的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成為泡影。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裡的這群人,曾經是老闆誇讚的「莒光聯隊」,曾經是「一人抵三人用」的生力軍;這群人,學歷高,年紀輕,以工作為榮,以報社為榮,以為自己的人生可以按部就班、步步高升,以為自己是站在「適者生存」的那一邊,可是一夕之間,這群人的生計、人生的藍圖全走了樣。這群人錯信了老闆的承諾,正值盛年之際,成了失業勞工。

你看得到藍領工人聲嘶力竭在街頭抗爭,可是媒體白領勞工在專業被打壓、工作被剝奪時的聲音,卻很少被聽到、被看見。《那一天,我丟了飯碗》只是個開始,希望藉由這部紀錄片,能夠喚起更多媒體小蝦米,團結起來,爭回媒體勞動者的尊嚴。

影展與獎項

2005 南方影展
2005 南方影展
2006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06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工作團隊

  • 導演
  • 剪接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