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完成時間
to

看不見的身體─在《私角落》擺弄性感做自己

  • 陳德齡
  • 同志
  • 同性戀
  • 私角落
  • 周美玲

與其說我們這些無法脫離肉體戀愛的羨慕他們的不為肉身所役,不如說,我更珍惜他們通體澄明的自愛自重,同樣作為異於其他動物的「人」這種動物,他們大概是唯一尚在盡力維持並發展這種差異的族群,所以無論把他們放在哪一個領域,都是值得珍惜尊重的。
──朱天心,《春風蝴蝶之事》


自從1996年投身影像工作開始,周美玲平均每年交出一部作品。這位創作能量如此源源不絕的女性導演,向來就不以影片類型自我設限,加上個人文采豐厚,掌握影像語言能力日漸精準,即使在有限資源與人力上,仍藉由簡樸工作模式找到發聲力量。《私角落》,榮獲2002 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評審團大獎」,正是她在影片形式與內涵掌握上,漸趨成熟穩健的代表作品。

全片為同志社群重塑認同、尋找幸福力量而努力,許多無法被看見的邊緣主體,逐一真切地被紀錄、探訪與傾聽著;以往不被主流媒體正(直)視的身體,透過導演適時引導、介入,開始面對鏡頭,訴說身影背後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說故事」向來是劇情片的權利,而為報導紀實說故事,則是紀錄片的義務。由於紀錄片修辭的歷史性、真實性容易被放大解讀,鏡頭擺放的角度與人物旁白,被視為"客觀"意義生產的源頭,彷彿事件一旦被呈現,再經人口述,真實感即被掌握,也更趨近真相。這是觀眾面對紀錄片紀實功能普遍的認知。然而,近幾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創作者,經由介入的身影,與鏡頭再現力量,突顯作者的主體地位,清楚展現紀錄片導演在拍攝對象、真實與再現、觀眾與視聽行為間,為建構真相與平衡創作慾望,所投注的思考。

《私角落》即在紀錄片敘事美學與其可能扮演的功能性角色間,重新想像一種新的關係。影片一反紀錄片成為訊息提供的觀察報告,以紀錄男同志酒吧「Corner's」即將歇業為隱喻,描繪同志社群既平實卻不平靜的生活遭遇。導演藉由女性獨白製造中介觀點,以法文自我詰問存在命題,反制主流媒體醜化同志形象的輕率與無知。

由於充滿異國情調的旁白口吻帶出疏離氛圍,與酒吧裡同志社群所營造出的歡愉風景,產生相當的不協調感,當導演自覺地保留自己的聲音,反問在後台準備即將登台演出的Simon,「Sophia有什麼機會出現?」時,同志作為個體存在的困境,立即被突顯出來。我們透過這段對話與鏡頭前的換裝,感受他/她平日「練習」扮演現實角色的無奈,與上台「做自己」才得以尋求短暫的(身體)安居感。這段必須經由身體管理、打扮、到生活方式的籌畫,才能不斷型塑自我的反思過程,經由穩定貼身的訪問與特寫Simon回望鏡頭,充分反應出導演與被採訪者間交換觀看,彼此理解的尊重態度。

《私角落》不僅為少在鏡頭前曝光的同志朋友們提供一個友善的拍攝環境,導演在形式美學上的精準掌握,反應出她不僅決定要說什麼,更自覺地展現「如何說」的重要。礙於無法出櫃的現實困境,導演透過影像、場景及聲音的搭配設計,不再抑制躲在攝影機後的身體。例如,與幾對同志情侶共同擺弄身體姿態,相繼在黑暗中穿越門廊,其所展演的身形停格,是為避免同志形象淪為電影奇觀所做的嘗試。此外,影片中經常出現霓虹燈、酒瓶、彩虹旗、成對新娘人型模特兒等視覺符號,以各種概念式的構圖,或裸身交媾的女體,打破古典紀錄片敘事,依賴受訪者口述或檔案資料來支撐影片真實性的刻板功能。無法被直視或再現的邊緣身體,無法被說出的生命記憶,透過詩學氣息統合的凝視力量,實則無所不在,且被溫柔對待。

於是,我們漸漸瞭解導演為什麼大多選擇密閉環境,或者夜晚的公共場景,作為捕捉人物的空間所在。當過去聲嘶力竭為突破主流性別框架產生的社運熱潮漸退,紀錄片作為一種介入真實場景的行動體,就像本片為性別認同所作的創造性解讀,最終落在對身體私密性感與個人幸福力量的重新定義。從鏡頭遠遠守在228和平公園門口,到「Corner's」歇業當天等待老闆在門口點完最後一根菸,縱然只是一個靜靜的陪伴,卻讓看不見的身影在含蓄凝視中,幸福地存在。

--
本文收錄於《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

筆記類別: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